描述吴姓的唯美句子(赞美吴姓的文案)
描述吴姓的唯美句子(赞美吴姓的文案)
远古黄帝,百族共钦。
知亲孝亲,太伯南奔。
三让至德,孔圣誉称。
延陵季札,慕义怀仁。
吴在宋代版《百家姓》中排行第六,在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在第10位。现在大陆地区吴姓人口总数约为2780万人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.92%,这是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姓氏。
吴姓的起源大概有四种说法,第一种说法是出自姬姓,以国为氏。周太王古公建周国,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觉得自己不是治国理政的料,主动让贤,所以周太公传位给三儿子季历,而太伯远到江南,以农为业后来建立勾吴国。周朝建立后,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,改国号为吴。后被越国所灭,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。
其余的说法就比较小众了,相传远古时有部落,名有虞氏,虞舜乃其领袖,他的后代因虞吴音近而姓吴。还有就是说吴姓的来源是上古颛顼帝(高阳氏)时吴权的后代,最后一种说法是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,他的后代被称为吴氏。
在吴姓家族中有一句话特别响亮“三让两家天下,一剑万世千秋”,这其中讲的是吴姓的两个名人。
“三让两家天下”讲的是前面我们说的太伯。作为吴氏始祖的太伯非常讲究大义,当时规定部落的长子也就是太伯接任首领,但是论能力太伯的三弟季历略胜一筹,季历的儿子姬昌更是年轻有为。
为了能让姬昌做继承人,太伯带领二弟仲雍离开部落。这才有了后来姬昌之子姬发灭商建立周朝800年江山。
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太伯少弟季历,生文王昌,有盛德,太伯知其必有天下,故欲传国于季历,以太王病,托采药于吴越,不返,太王薨而季历立,一让也;季历薨而文王立,二让也;文王薨而武王立,遂有天下,三让也。
“一剑万世千秋”说的是春秋后期,吴国的季札(《汉书》中称为吴札),这个人视金钱如粪土,却将义气看得重于泰山。他的父亲吴王寿梦曾经想立季札为太子,但季札和自己的祖先太伯一样不肯接受,只愿尽心尽力地辅助兄长樊诸治理国家。
公元前544年,季札奉命出使鲁、齐、卫、晋等国。途中经过徐国,徐国君主十分钦佩季札品格,所以设宴款待他。
宴席之间季札酒性大发,在其他人的起哄之下开始舞剑,剑舞的好不好无从知晓,但是宝剑本身很是吸引眼球,季札的剑刚出鞘,满殿银光四射,徐君眼睛都看直了,并连连称赞:"好剑!好剑!”
季札看出徐君心仪自己的宝剑,本应该双手奉上以示感谢,但由于自己出使的任务还没有完成,因此不能把这把标志着使者身份的宝送人。他决定等自己的使命完成后,回来经过徐国时,再将这件吴国的国宝送给徐君。
但是在他回来的时候听说徐君在不久前出访楚国进行“国事访问”时不幸暴病而亡。季札听后非常震惊并非常后悔没有完成徐君求剑的心愿,季札没有办法,只好来到徐君的墓地,把宝剑挂在墓旁的树上。徐国的百姓知道季札的这一举动,对他恪守信用的美德赞不绝口,就连后来的孔子都尊他为圣贤。
现在,吴姓在中国不仅是一个大姓而且分布极其广泛。目前,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、福建、广西、贵州、江苏五省,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2%,其次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湖南、四川、湖北、山东、江西、河南八省,又集中了40%。广东居住了吴姓总人口的8%,为吴姓第一大省,全国形成了华南、华东、川鄂贵湘三大吴姓分布地区。
描述吴姓的唯美句子篇二
吴氏祖训
忠君亲上以报国恩;孝亲敬长以笃人伦;
尊祖敬宗以遡源本;教子训弟以守典型;
兄友弟恭以重手足;夫义妇顺以正家道;
敬老慈幼以睦宗族;尊师重道以培书香;
崇正黜邪以端学术;持廉立节以敦品行;
力耕勤织以趋本务;作工行商以正事业;
致敬尽诚以奉祭祀;急公奉上以完钱粮;
安分守己以保身家;忍忿思难以释怨仇;
周贫恤乏以厚族谊;好义行善以绵世德。
积善馀庆,不善馀殃。用期後嗣,俾炽而昌。
因垂家训,教以义方。凡我子孙,不愆不忘。
吴氏家训
培 植 心 田
一生吃穿不尽,只是半点心思。
反躬自问实无愆,到处有人称羡。
且看欺瞒等辈,将来坠落深渊。
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日长便见。
品 行 端 正
从来人有三品,持身端正为良。
弄文侮法有何长,但见天良尽丧。
尽心无点邪曲,作事没些乖张。
光明磊落子孙昌,莫耍奸邪技俩。
孝 顺 父 母
终身报答不尽,唯尔父母之恩。
亲意欣欣子色温,便见一门孝顺。
乌雏尚知报本,羊羔跪乳殷勤。
春晖无限寸草心,后裔毋忘斯训。
友 爱 兄 弟
兄弟分形连气,一对羽翼双飞。
因因娶室话是非,自家互相作对。
酒肉结交异姓,认尔骨肉是谁?
莫因些小心相违,手足以和为贵。
和 睦 相 邻
风俗何以为善?总在和族睦邻。
三家五户要相亲,缓急大家帮衬。
是非与他拆散,结好不亚朱陈。
莫恃豪富莫欺贫,有事常相问讯。
教 训 子 孙
子孙何以贤知?长辈教训有方。
作二务农或经商,不许闲游放荡。
雕琢方成美器,姑息未必善良。
教子须如窦十郎,娇惯养成无状。
矜 怜 孤 寡
世人凄怆有四,孤寡最宜周全。
儿雏母苦实堪怜,因贫被诋下贱。
寒则予以旧絮,饥则授之余?
积些阴德福无边,劝尔行些方便。
婚 姻 随 宜
由来男婚女嫁,媒约言必虚夸。
一时逞兴务繁华,债台高筑如塔。
聘礼不可嫌寡,筵席切忌虚花。
大家从俭莫从奢,彼此永称姻娅。
奋 志 读 书
坐我明窗学习,风吹日晒不愁。
驱蚊嘘寒志无休,不分黑夜白昼。
任他三伏数九,我只与书为倚。
桂冠不上懒人头,刻苦便居人右。
勤 劳 本 业
天下有本有末,必须务本为高。
百般做作尽糠糟,纵有便宜休讨。
有业且勤尔业,一艺亦足自豪。
栉风沐雨把身操,切勿投机取巧。
吴氏家规之操行十律
跪乳反哺以践孝行,
祭祖飨茔以慰先灵;
衔胆栖冰以成学业,
持满戒盈以隆家声;
务本敬业以尽厥职,
训子教孙以裕后昆;
戒奢宁俭以善生计,
济危扶困以睦亲邻;
息争止讼以避刑戮,
修身养德以垂丹青。
吴甄源 作
吴氏祖训、家训、家规!
字字珠玑,句句箴言!
吴家人速收藏!
谨以此文献给勤劳善良的吴氏宗亲!
姓吴的看完一定要转哦!
让全世界人们都知道咱吴家人!
寻根问祖小技巧:
一、 寻根问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或收集的基本信息。
1、始迁祖的祖籍地(地址)的确切记载(包括文字和口传信息);
2、始迁祖的名字(排行、讳名、字号);
3、迁祖的出生地、出生年代(配氏、殁葬情况、父辈、兄弟等信息);
4、始迁祖的其他相关资料(始祖的其它旁证资料如: 郡望堂号,和那一支糸(谁)是本族,与那一支系(谁)是近亲等);
5、现存家谱的字辈(排行、派浯)及排列情况;
6、家族的迁徙史(谱序文字记录);
7、始迁祖墓碑上的记载内容等相关始迁祖的资料能收集整理越多越好,收集积累的信息资料越多,就越容易寻找对接。
二、应掌握的几点小技巧。
1、查看家谱和核对字辈。一般家谱、墓碑记载情况最清楚,也是寻根寻亲的主要依据,如有五代以上字辈与你支系的字辈顺序相同的,是同宗同族的可能性较大。寻亲时发现有前三代以上字辈顺序与本支糸相同,后面又不相同的现象,可能是你支系祖辈忘了祖籍地的字辈,出现自创字辈现象;如果字辈用字及顺序相同,个别字辈音同字不同的,或许是传承口误,也可以认定是同宗的可能。
2、如你支系无家谱资料,可查历代祖辈墓碑记载的内容(如:三代字辈、名字;配氏;生殁葬记载)。
3、据多数宗亲寻根寻亲的经验,发现迁入的始祖或二、三世祖的墓碑一般都刻有碑记碑文,记录墓主人来自哪里的内容,便于后代寻亲之用。
4、无家谱,无碑记。注意收集历代祖辈口口相传的关于迁移的过程情况,如祖籍祖居地名(省县乡及小地名)并关注其周边县乡镇宗亲的居住地址、始迁祖名讳字号、字辈、故乡风土民情、故事传说等等。
5、百度查阅麻城孝感的移民中转、“湖广填四川”等历史上几次大遷移的相关资料信息。
6、四面出击,寻求帮助。
(1) 在百度吧发贴寻找(附上联系人地址,名字及*****)。
(2) 把寻亲资料发至各宗亲QQ群,留下联系人的地址、名字、*****;并关注留言及相关的寻亲信息。
(3) 加入各地宗亲的微信群,转发寻亲资料,收集并认真查阅别人的寻亲信息。
(4) 网上搜索祖籍地名和当地宗亲的相关信息资料。
(5) 多关注其他宗亲发布的寻亲信息中的名字、讳名字号、配氏、生年、生子等信息。
(6) 将你收集的所有信息必须形成文字材料后和你所有的族谱资料、字辈等一并发至网上、宗亲QQ群、微信群里,寻求帮助,关注留言。寻根之艰辛,寻亲之漫长。只有持之以恒,持续的关注,持续收集、整理、研究与本支系相关的各种资料信息,才能早日圆你寻亲之梦!
描述吴姓的唯美句子篇三
今天的枞阳人还有人记得近五百年前有位了不起的老桐城诗人,在白荡湖畔以湖光作纸砚,以山色为笔墨,书写高洁情怀,表达真挚友谊的吗?他是这样挥动手中笔的:
乌金渡送吴秀才归豫章
横霄碧峰开金渡,冬日乘舟送尓归。
古木卧崖斜系缆,乱云飘席正衔杯。
还乡早擢天边桂,忆我能传江上梅。
执手不辞湖色晚,南飞白雁谩相催。
乌金渡就是今天枞阳县白荡湖上乌金渡大桥所在。
这是一首送别诗,首联简笔概括,点明事由,自然凝炼,如画山水,滔滔诗情,信笔而出。在湖天一色,碧峰泻绿的乌金渡口,朋友要乘舟回家了。“横霄”“碧峰”二语,写景状物十分生动,天空的寥廓、湖岸的雄姿以及峰峦的色泽像上天突降美丽,一下子呈现在诗人和朋友的眼前,烘托出豪迈洒脱的情怀。“开”字以动写静,既流露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,又超然感慨“天下无不散的筵席”,又何必以旺旺之躯作小儿女情状呢?全句把不尽的缱绻之情寄寓在豪迈旷达的风貌之下,情调高昂,寄意深远。
颔联紧承上联,写分别时的情状。朋友系缆暂驻,诗人在湖边设席饯行,以不事雕琢的实写,蕴不尽情谊于无声的动作当中。“卧”“系”“飘”“衔”一连串动词,十分传神,既写出了分别时的情事,又道出了雅洁豪迈的情怀,景、事、情融为一体。特别是“乱云”一语,以眼前景烘托出此时此刻分别的主客双方纷乱复杂的内心世界,让人在欣赏白荡湖美景的同时,又得一窥湖畔游人美好的心灵世界。诗情画意,匝地弥空,扑面而来。
颈联笔锋一转,神驰千里,以虚语出之,道出了分别的真正缘由,朋友要回乡进取功名呢!既如此,请带上我美好的祝愿吧!祝你早日蟾宫折桂,如果想起我,就寄来一枝梅花吧,好在江水通畅,通讯应该是便利的。“桂”“梅”,既融情于物,又极具象征意义,表露出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,意象十分美好。
尾联以景结情,再次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。天色渐晚,白雁已经有怨言了,可我的朋友还不忍离去……“白雁”即全身纯白的水鸟,是白荡湖水域一种颇具特色的候鸟。舟行湖中,鸟影翩翩,似与人语。“谩”“催”运用拟人手法,十分传神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
我们现在已无从得知诗中友人吴秀才是何等人士了,但他是多么幸运啊,既饱览了我桐枞大地上白荡湖秀水风光,又收获了一份蕴藏天地灵气的真挚情谊,不禁让人心生羡慕!
作者表达技巧也运用得十分娴熟,或融情入景,或动静结合,或虚实相生,或拟人象征,随手拈来,不露痕迹。难怪当时江南名士、一代封疆大吏顾璘在读了作者诗后,慨然作诗评价称“风竽鸣地籁,云锦发天机”。可谓再贴切不过了!
诗人名吴檄,字用宣,号皖山,明正德十六年进士,老桐城白杨里(今枞阳县项铺镇)人氏,家距白荡湖不远,马埠吴氏开山人物,有诗集《兵部集》传于世。可以这样说,现在的人们谈论枞阳姓氏文化乃至桐城姓氏文化,言必称“桂林方”“麻溪姚”“宰相张”等,当然这几家在文化上起源较早且延续性可圈可点,但这几家的巍然崛起基本在明末及有清一代,是不争的事实。在这之前呢?桐城吴氏以吴檄为代表,绝对是老桐城文化史上的赫赫一族,虽然那时马埠吴氏也许还没有立派。明代文学家李开先在《海定诗序》中就盛赞过吴檄,为“意高辞雅,不亚唐之名家”;姚鼐叔父姚范在《马埠吴氏一修谱序》中引用明代时人语:“吾桐以诗鸣者,当以皖山为称首。”方以智曾祖父方学渐在他的著作《迩训》中也对吴檄父子(吴檄子吴自峒,嘉靖四十一年进士)为人作过精准评价,不无推崇之意。
枞阳县素称“文章之府,诗人之窟”。吴檄,无疑是其先导者之一,虽然他生活的年代距今较远,后世的枞阳文化乃至桐城文化又蔚为大观,群星璀璨,以致淹没了他的诗名,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先导者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吧!
-
- 赞美菊花诗句经典名句大全(菊花文案短句干净)
-
2023-06-17 13:49:23
-
- 朋友圈早安一句话短句,激励人心的正能量
-
2023-06-17 13:47:07
-
- 送自己母亲节礼物的高级句子(收到母亲节礼物适合发朋友圈句子)
-
2023-06-17 13:44:51
-
- 考试成绩好发朋友圈经典句子(低调炫耀成绩的文案)
-
2023-06-17 13:42:35
-
- 适合下雨天发的文案 下雨天开车前挡风玻璃起雾怎么办
-
2023-06-16 19:08:33
-
- 女生励志说说大全
-
2023-06-16 19:06:17
-
- 关于晒自己买新车的说说 低调晒车的说说
-
2023-06-16 19:04:02
-
- 岁数大了自嘲的说说
-
2023-06-16 19:01:46
-
- 关于表达今天很开心的说说句子
-
2023-06-16 18:59:30
-
- qq空间发表不了说说
-
2023-06-16 18:57:14
-
- 说说大全2023最新版的致自己[16句] (关于自信的说说)
-
2023-06-16 18:54:58
-
- 霸道说说大全(最霸道的说说)
-
2023-06-16 18:52:42
-
- 天气好热的幽默说说 形容天气非常炎热的说说句子
-
2023-06-16 18:50:26
-
- 时间久了感情淡了 时间长了感情就淡了的说说
-
2023-06-16 18:48:11
-
- 搞笑文案短句沙雕 笑死人的搞笑
-
2023-06-16 00:28:05
-
- 扩列资料怎么写吸引人(怎么发说说吸引人)
-
2023-06-16 00:25:49
-
- 关于晒太阳享受阳光的说说句子
-
2023-06-16 00:23:32
-
- 关于和女儿拍照的幽默说说
-
2023-06-16 00:21:16
-
- 关于大姨妈推迟了的说说句子
-
2023-06-16 00:18:59
-
- 热情得不到回应的文案 得不到的热情就适可而止
-
2023-06-16 00:16:43